教书育人优秀事迹

张耀民优秀事迹(2018年“陕西省优秀教师”、2021年“陕西省师德标兵”)

作者:   时间:2023-10-22   点击数:

张耀民,男,汉族,中共党员,信息与智能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高级工程师。工作22年来,他始终扎根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承担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室建设等大量工作。近10年,他担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级以上技能大赛指导教师,经常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辅导学生,培养的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等次奖10余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序组织全院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受到职能部门肯定和学生好评,立项建设多门校级精品在线课程。他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成长,在课题申报、技能大赛、专业建设等工作中,培养了4名青年教师,起到了传帮带作用。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好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员、全国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专家组成员、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高职高专分会理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的事业发展之中。在二十余年的工作中,不管是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还是坚守教学一线,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和专业业务学习相结合,始终做到率先垂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于专研,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赢得了师生的认可和尊敬。

一、以德立身,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注重不断提升个人师德修养,积极践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处处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时刻鞭策自己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教学过程中,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深挖专业课课程思政元素,在课堂上真情演绎着为人师表的道德涵养和内在的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注重固本强身、防微杜渐,努力做到以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为己任,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力求取得实效。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工作中带头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遵守政治规矩,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各项决策,爱岗敬业,为人真诚,秉持公平诚信,遵守学术规范,赢得了同事的尊重,领导的信任。个人先后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标兵”;所在学院获评校级“师德师风先进集体”。

二、以德立学,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

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深知学习是一件伴随终身的事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增强自己干事创业的本领。尤其是在2017年担任会计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以后,面临教学管理人员紧缺的情况,为了不影响白天的事务性工作,都是利用周末、节假日等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并虚心向前辈们请教。为了抓好专业建设,帮助师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经常带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去示范院校就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训室建设、技能大赛等进行调研和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我校会计专业通过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认定,2019年通过省教育厅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验收;2018、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赛项一等奖,并在2019年获得国赛三等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了高职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平台的搭建、管理与维护工作,积极开展全校学生网上自主选课试点,制定了适应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选修制度。完成全校基础实训室设备更新、财会综合实训中心建设、信息与智能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基于企业真实业务,实现财会专业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群内各个专业综合实训、岗位轮训、跟岗实习等环节的实践教学,基本形成“专业+产业”特色鲜明的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新模式。带领的团队2019年获得校级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至2021年连续三年获得校级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获得校级微课大赛、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

三、以德施教,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无论是作为一线教师,还是作为教学管理者,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已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高职教育中“做中学、做中教”的精髓在于“做”,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解决好教师能“做”的问题,才能最终解决好学生“做中学”的问题。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须先做到。以榜样的力量,在间接的、无意识的教育活动中激发学生、调动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成为学生人生之路的指引者,追求真理的引路人。在全省教育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做好线上教学与管理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在疫情缓解后积极投身学生离校返乡转运工作,为战胜疫情、学生平安回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作二十多年来,始终坚守教育教学一线,勇挑重担,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特别是近几年,在学校转型与跨越发展中,结合职业教育教育教学规律和最新政策,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工作量饱满,成绩突出。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理工组)二等奖,多次获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期刊发表教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文于 2018年获得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三等奖。先后主持省级“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研究》,校级《高职院校实行学分银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研究》《职业技能大赛对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意义与实践研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等10余项教科研课题并顺利结题。

四、以德育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师发展,师德为要。除负责所在学院教学工作外,还担任专业班主任。学生工作无小事,经常深入所带班级和联系所帮扶的学生,通过班会、座谈、走访等形式,了解学生专业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诉求,耐心细致的解答学生所提的每一个问题。在教育学生时,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严慈相济,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本着从不放弃,也绝不能放弃一个的原则,坚持循循诱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减除心理障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轻松学习,快乐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与结对帮扶学生谈心谈话,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正确的“三观”。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专业、职业素养大赛,初步形成以赛促教、赛教并重教学模式。所担任班主任班级的学生获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所帮扶的每届低收入家庭学生都能顺利就业。

站在新的起点,将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参与“三教”改革,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做立德修身的好榜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学校地址:西安市长安区郭杜北街19号  版权所有:陕西开放大学